">商标买卖交易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商标动态 > 商标购买 >  > 正文

将散装白酒包装变“国窖”

发布时间:2023-03-15 08:42来源:未知浏览次数:

明知客户要制假酒,还向对方销售300套假冒“国窖1573”白酒包装材料。2月9日,由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林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开庭审理。此前,参与生产销售假冒“国窖1573”白酒的人员已受到法律惩处。

程铮(化名)在杭州临平做葡萄酒生意。2020年12月底,他向供应商张订购了一批定制版“国窖1573”52度白酒,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其他酒也包括在内。程铮原计划订购300箱。考虑到数量有点大,他先拿了100箱,付给张首付款40多万元。很快,酒到了,程铮给一位上海客户送去了85箱。

没想到上海客户收到货后反映酒有问题。——每箱酒的外箱条码号都是一样的,瓶盖、封箱胶带、防伪标识也和真酒不一样。

很快联系上了张某,张某爽快地承认了酒是假的,并在退还货款2万元后失联。看到大部分货款难以收回,程铮报了警。

2021年2月,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抓获归案。据张交代,他以前是卖酒的。后又伙同程、韩在江苏某地招募帮手,将买来的散装白酒灌装包装成假冒定制版“国窖1573”白酒。

经查,发现张某等人制造假酒200余箱,大部分已售出。除了已被查封扣押的100箱假酒,其余的假酒是否流向了市场?检察官提出,查办案件要与挽回损失同步进行,争分夺秒追回假酒,及时止损,减少社会影响。

通过追查查获假酒的物流信息,公安机关在类似时间段内又发现了一批发往上海的50箱假酒。通过异地线索共享,了解到江苏某商家在申请验厂时发现69箱假酒。这些酒也来自张等人。

此外,藏在张老家的40箱假酒很快被查获。至此,259箱假酒已全部追回。“国窖1573”——的生产企业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认定,上述白酒均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归案后,张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其在案发前已将手机上的微信聊天记录删除,故证明程某、韩某涉案的证据相对不足。

经过对张某供述的仔细分析,检察官认为,张某之前的工作经历是酒类销售,并没有制作假酒的经历。他不可能一个人主导假酒生产、灌装、包装的全过程。

果然,在再次检查张某的手机时,检察官找到了证据:共谋者购买假酒原料、制作假酒的视频;手机里一个小小的社交软件,隐藏了他和同伙的聊天记录;案发期间,张某与他人有频繁转账记录。客观证据加上张某的供述,足以证明程某、韩某参与制造假酒的犯罪事实。

2021年4月,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对程、韩立案侦查。程某、韩某被抓获归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手机中与张某的完整聊天记录。

不仅如此,检察官发现韩某的手机里有向做标牌生意的林某购买包装材料的聊天记录。检察官再次监督公安机关对林立案。2021年12月,林某到案后交代,其明知韩某等人有制假酒的计划,仍以2万元的价格向韩某销售酒瓶盖、防伪标签、胶带纸等假冒包装材料300套,非法获利2000元。

检察院认为,Z

2022年9月6日,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张某、韩某、程某假冒商标一案并当庭宣判,分别判处被告人张某、韩某、程某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至二年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其余参与假酒生产、灌装、包装的6人均为从犯,具有自首等较轻情节,违法所得已全部退缴。检察机关已依法对6人作出不起诉处理。(范、俞京兵)